一场高品质的教研需要多方协同、多元合作,精心设计下开展。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让每一位教师深度参与,成为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共同合作开启教研之旅。
面对目前教研的现实,教师在教研活动中也有些困惑:
新课程、新课标,哪些前沿值得去思考探究?学校如何走向高质量教研,再进入高质量教学?教研由经验型走向专业型的行为路径是什么?教研的模式如何走向跨学科、结构化、规范化、标准化?疫情之下,如何实现常态化高质、高效云端教研?
对于教师而言,能够满足专业成长需要、解决工作中困惑问题的学习和培训,有助于激发教师内在的主动学习、研究和实践的动机和欲望,促进教师感受与体验到获得专业成长、实现自身价值的乐趣。
利用好现有资源,拓宽学习机会
疫情影响,教师虽然不能外出学习大咖的思想,学校借助果之全场景教师工作发展平台开展线上学习、研讨活动,每位教师打破地域限制,开启在线学习研修模式。
老师可以借助聊城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钉钉、微课等电子信息技术共同商讨、共同教研,共同解决教研中的常见问题,助力教师在教研活动中获得启发与成长,助力学校构建满足教育教学需求、符合教育改革要求的现代化云端教研平台。
把教学当研究
绝大多数的教育科研,最终都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即使是理论研究,其成果也要在教学中得到检验和应用。教学和科研是相互依存,相得益彰。而不是截然分开的“两张皮”。其实,教学活动就是在不断地探究、修改与完善的过程,已经伴随着科研的性质。有效的教学不是日复一日地简单重复,而是教师自觉学习新的教学经验和理论,充满激情的创造性探索活动。同时,还必须适当开展一定规范的教育科研,提升教师教育科研的水平。而教育科研往往是降低标准和要求,也体现了教师工作的性质和特点。近年来教师采取互动教研方式,即:围绕“备课—预设;上课—听课;评课—完善;跟进—再创”四大环节展开,努力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教育质量在教师,教师水平在教研。在全校联动中筑建教研体,在全员参与中丰盈教研面,让每一次教研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