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琐碎的工作,对于学生的成长有巨大的影响作用。作为班主任,需要各种技巧:要细心、要耐心、更要有爱心......。我第一年担任班主任没有什么经验,只能一边工作一边摸索,在学校这个大环境的推动下,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我。

学生最缺少的往往是信心,学习目标不明确,就不会有学习兴趣,由于上述原因带来的学生违纪现象也渐渐增多。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还要保持学生学习的这份热度,学生有了目标,有了信心,有了兴趣,就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就能有效减少违规违纪的发生,给班级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信,我每天为学生播放一个爱国励志的小视频,提高学生的爱国荣誉感,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效果很好。 “在校三年的学习生活,我们要把不良习惯统统改掉,养成良好的习惯,全面增强自身素质,把学习搞好”,这是我经常提醒同学们的一段话。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监督——考核”是我使学生养成一个好习惯的三大环节。“教育”是指老师把纪律、要求明确告诉学生,要注意一点,对于任何一条纪律及要求不能仅仅简单地对学生“传达”。学校制定的每一条纪律,都是为了维护同学们的利益,要让学生理解并自觉遵守纪律;“监督”要求在宣布完纪律后要进行检查,是否已经执行,及时提醒;“考核”是对个别还没能够养成好习惯的同学进行鞭策,必要时进行批评教育。针对有的学生早上睡懒觉,不及时起床现象,我首先在班级教育:早上铃响后能否马上起床反映出了一个人的意志,意志坚强的人往往听到起床铃声后会马上起床,而懒惰的人往往会告诉自己再睡几分钟。明确要求学生及时起床,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宿舍长每天负责监督不及时起床同学,对不能按时起床的“懒人”在班级中进行点评教育。其次分析其懒惰的情理活动,总会活跃班级气氛,起到教育效果,一段时间下来促使全班同学养成了按时起床的良好习惯。 良好的班风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一个班级需要和谐,要有正气,真正触动学生的往往是班集体的舆论,学生最不愿意的就是他在班级集体心目中的形象受损,班级的舆论直接决定学生的荣辱观。 (一)强调班级是一个大家庭。每位成员都要相互信任、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尊重、和谐相处。对待同学要宽容,要学会谅解,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二)学生必须要遵守学校的各项纪律。要让学生明白学校制定的每一条纪律都是为了保护每一位同学,是为了维护大多数同学的利益。我向学生提出的每一条纪律都会进行正反两方面的分析,也就是你遵守这条纪律的会有什么好处,不遵守这条纪律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入学初我班有多名同学课间打闹,违反了我校“课间要注意文明休息,不能追逐打闹”规定,针对这一问题我及时在班级进行教育:课间文明休息能够缓解疲劳,调节身心,课间在教学区追逐打闹很容易发生碰撞,引发矛盾,造成事故,严重的还会造成人员伤亡。把纪律讲透,把违纪的危害性讲透,让学生充分理解,自觉遵守。 (三)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素质。学生的素质及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可以有效减少违纪的发生,学生的可塑性很强,要求班主任在平时不断的进行德育教育,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如何体现自身价值,要让学生自觉的接受管理,主动的参与管理。构建健康、文明、和谐的班集体氛围,使积极的个体行为,如刻苦学习、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爱劳动等成为榜样。 对待违纪现象我主要以预防教育为主,通过不断地地提醒教育,促使学生形成习惯,但学生违纪依然不可避免,违纪后的教育十分关键,处理不好将形成恶性循环。 (一)重视习惯教育,防止违纪。学生违纪都是因为习惯差,控制力不够引起,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强调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你在学习生活的中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举动都反映出你做人的品质,做事的态度,反映出你的综合素质。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注意细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卫生习惯。坏习惯是成功的克星,不改变坏习惯你将一事无成!好习惯是成功的福星,养成好习惯你必将收获成功!坏习惯注定一生的失败,好习惯注定一生的成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你的人生充满掌声,让你走向成功。使每位同学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意志,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处理好学生的违纪。处理好学生的违纪非常重要,当你在处理一个同学时,会有许多同学“看”着你,处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班级违纪数量的多少。对违纪学生的教育并不是同一标准一成不变的,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性格、所处环境、素质水平等。对学生的教育不能急于求成,要注重教育的长期性,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但并不是说可以纵容学生的违纪,处理学生的违纪一定要先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及性质,要根据学生犯错误的大小及学生的思想状态进行处理,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往往会在遭到批评或受到处罚时形成或改变,大部分学生独立自主,不喜欢别人的管教,他们在家庭以自我为中心、是皇帝,处于青春期的他们,躁动不安,情绪不稳,容易陷入迷茫,对外界事物很敏感,很容易走向极端,对家长的批评就比较逆反。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自己的道德标准。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时刻观察学生接受教育时的神态及心理变化,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注意学生的逆反心理,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要讲艺术,要收到教育效果。教育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老师的教育是为了他好,正确对待学生的逆反行为。对学生的批评教育是否到位也很关键,在教育过程中应充分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明确其是否已明白自己的错误,教育是否到位。
我一直遵循不教育好,绝不放过的原则。要做好学生违纪后的跟踪教育工作,这样就能够及时掌握学生接受教育后的心理状态,从而再次教育。只有不断地反复教育才收到效果,才能让学生真正转变。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字
用户评论